早前跟好朋友喝茶,談到她長期的工作壓力大到影響了身體,要看醫生,要食抗壓虊。既生活在都市,無論你袋裡有錢無錢,年紀大少,少不免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大小壓力,有幾苦只得自己知!
講真,你快欒嗎?

「持續發展方案網路-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」所研究的《世界快樂報告-World Happiness Report》是由聯合國組成為衡量快樂之可持續發展方案,列出全球155地方的快樂指數。評分標準以每人平均實際GDP(國內生產總值)、平均健康壽命、生活困難時獲得的社會支援、人生抉擇的自由、免於貪污的自由和慷慨捐款程度等。
排名前十的國家:挪威、丹麥、瑞士、冰島、芬蘭、荷蘭、加拿大、紐西蘭、澳洲、瑞典。香港則排名第71, 還好,未到包尾!
要解決問題通常只有兩種方法,一是逃離,一是面對。 (坐以待斃不算方法)
精神健康往往比肉體健康「憂先」,卻同時容易被忽視。自己身體自己救。我這個朋友察覺到自己不妥就去找醫生,希望對症下虊,這是自身照顧的積極正向。再者,她也擠出些少工餘時間去上上興趣班,學做手工皀、攀石、油畫、學韓文、煮泰菜等等,時間配合就去報名。一來是發掘些自己的興趣活動,二來又可以在專注學習時順便減壓,給自己打造治癒系小確幸。
(Senile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 Type,縮寫:SDAT 、阿茨海默症、老人失智症;據醫管局資料,香港65歲以上的長者中,每100人約有5至8人患有認知障礙症,而80歲以上更有近2成至3成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症。)
開心其實可以很簡單
跟她茶聚後回家,我就有樣學樣上網search#興趣#即將開始#課程...... 就這樣,沒想太多參加了一個下星期就開始的課。要乖乖的準時上課,左想右想,最初還有些不習慣。可能導師的循循善誘,慢慢就投入起來。真有趣!之後越來越想知道更多,在發掘的過程中是學生的身份時,我變得簡單再搭點幼稚,更令我聯想從前的青蔥,開心就是這樣簡單!我還將所學的跟上司分享,更感染了她後來也參加。
轉眼課程快要完結,這個課程共有兩位導師,造了兩張感謝咭,就準備在最後一課時送上。小故事是這樣,或許那天導師E預算在小息後為我們作課畢測驗前溫習,所以時間比較緊揍,平日輕鬆寛容的導師,那天的氣場又好像有點....(從她冷板板的表情略知)。同學A在小息期間捱義氣幫我和另一同學出外買小吃,弄得遲了就坐。導師見他入課室還帶著兩包腸粉和珍珠奶茶時有點不爽,著令他要吃東西就請出課室先吃。似乎連累了同學,我們頓時很不好意思!
溫書後,上課的時間也到了尾聲,同學D代表送上我們的感謝咭,其實咭裡主要都是簽名和簡短的感謝句,不什麼特別,但導師E當刻收到的樣子和驚喜的笑臉,是melting! 剛才的冷板板面即時被溶化似的,隨後她的說話語氣都變得溫柔起來。
另一張咭在技術課末時送給導師C,我將她在課程中所教導過的幾個”key words” 融入感謝咭的設計內,希望表達一下,我們有受教的!
再一次證明,開心其實很簡單,”Give and Take" 都是相對的。相信作為學生,付出時間都希望遇到良師指點,從而獲得理想成績,得到鼓勵。作為導師,自己盡心盡力授課,希望學生可以有所得著之餘,內心都有希望得到些少欣賞或共嗚。
那兩張感謝咭其實不什麼貴重,甚至因為倉猝而有點簡陋,頂多只得少少心思心意,但導師在收到那刻珍而重之的反應都是我意料之外的,或者,得到認同和滿足感都是無價!
幸福不是必然,不妨多些感受自己所得到的,同時感謝身邊曾經為你付出過的人,你的氣場會更美好!🙏
Louis Armstrong - What A Wonderful World
補充資料:
World Happiness Report: http://worldhappiness.repor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