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,當年在一間廣告製作公司工作,有次腦細接了一個當時有名的燒鵝餐廳廣告。播出30秒的廣告跟現在的微電影預備工夫,其實不遑多讓!
我和20隻準燒鵝有個約會
那個菲林拍攝年代電腦還未很流行,更沒有電腦特技或修圖可言,因此,反而注重每一部份的準確和細緻。
拍攝那天清晨6時,我和一位助導(PA)同事,在港島天后的公司集合,之後坐上HIACE面包車由天后駛到深井燒鵝工場,接主厨同時也接20隻脹卜卜光秃秃的鵝,由深井去柴灣拍攝。所有鵝掛到車內三邊,我們仨跟鵝們屈在同一空間接近面貼面的相處,主厨還不斷喚著要我們小心不要令鵝皮有任何踫撞,慈祥的向我們笑著要對它們溫柔。對,我們就這樣零距離對著20隻屍體表示溫柔的同車一小時多,期間行駛搖晃的情境,歷歷在目!
拍攝現場安排了一位正職做金融的新加坡人扮演厨師,正當他換衫化㛇之際,真主厨開始拍真燒鵝,攝影廠的溫度䫺升,加上同時的放煙效果,熱到演員未正式埋位已「熱溶㛇」!不過主厨的確很專業,燒完一隻又一隻,見到鵝皮出來不夠好,就立即跟導演說要再燒,如是者20隻用了10多隻才拍完,全部打真軍,雖然最後只剪剩10秒用,但目睹其專業要求,我心悅誠服!
這算是我人生假假地第一次與飲食業的人共事,做事的認真程度,印象深刻!
輾轉N年後,這次真正要與餐廳的同事工作。做過的一定明白,除了技術、經驗和行規,還要長期保持很好的工作心態,因為每天12小時左右的工時很長,九成的時間都要站著,薪酬不特別多,遇到大時大節的日子,因為最忙,多數要斷六親。而且看著客人歡天喜地在吃喝玩笑,心理一定要把持平衡才可。厨房氣溫長期不會低過38度。店面的若遇到橫蠻貴客,特別正值午餐或所謂「炒場」的時侯,或多或少的受氣或捱駡是常識吧!再加一個有強迫症的腦細的話,真係人都癲!
若不是真心喜歡的工作,根本是犯賤! 你有被虐傾向?怎樣堅持?!
這刻想起幾句歌詞,很想送給還努力在餐飲工作的朋友:
….對!我犯賤 被流放 也像樂園
別勸我 我自願 未能半場棄權
別理我 我犯賤 若離去 戲就做完
別救我 我自願 並無怨言
我看你也極面善 像鏡子 放面前….
別理我 我犯賤 若離去 戲就做完
別救我 我自願 並無怨言
我看你也極面善 像鏡子 放面前….
「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」
將心比己,自此我對餐飲地方工作的人都多了一份尊重。話說回頭,辛酸,誰沒有?做F&B餐飲工作也有其魅力所在,很多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出品的創作,或者看到食客滿足的表情,很有生命力,這就是其他行業未必有的滿足感!
2006年買了這本書,喜歡這個書名”Pour your heart into it”,很有畫面。彷彿正是做coffee shop/cafe工作的中心思想吧!
關鍵藏在細節裡
最近聽到一個有趣的迷思,為什麼coffee shop購買處的隊多數是橫排的呢?(超市之類總是直排的。)有三大原因,原來正與coffee shop本身的理念設計有著微妙的關鍵!
第一點,排隊時,因為人與人之間是平排,就像朋友一樣的向櫃面同一方向,與café以人為本、社區人與人互相關聯的理念接近。
這關乎customer-engagement, 有效提升客人與café及品牌的共嗚感
第二點.在後排的人,眼前可以清楚望著食物櫃或餐牌,在等候時望著食物,一來可以分散注意,減輕等候的不耐煩感。二來可以有助他們的選擇決定。
這關乎customer-experience, 以顧客體驗行先,既有效提升客人與café的關係,同時亦有助購買流程順暢。
第三點。等候時也會較容易看到咖啡師在工作,看到製作咖啡的過程,會加深客人對飲品產生興趣和信心,也是coffee shop特有的獨特性;比起雪櫃隨手拿的現成飲品來得更有價值和美味。
這關乎 brand / product value 有效令客人欣賞café/Barista的出品和價值提升
![]() |
點擊前往Latte Art拉花示範片段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